荣成长安网

分类导航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荣成法院 > 正文
【媒体聚焦】《山东法制报》头版:调解挺在前端 治理落在实处 荣成法院谱写“法院+综治”实践新篇
荣成政法网 来源: 阅读:

黄海之滨,樱花湖畔,一场静水深流的基层治理变革正在荣成悄然展开。荣成市人民法院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,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,以“法院+综治中心”联动模式,激活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澎湃动能。

深耕细作 织密前端解纷“一张网”

对诉至法院的民事纠纷一律纳入审判全流程管理,适宜调解的案件委托调解员或调解组织开展调解——这不仅是诉讼程序的结构性优化,更承载着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、让公平正义更可感可及的深切期待。

如何将这份期待转化为现实?荣成法院立案庭庭长刘宁道出关键:“要把综治中心这个非诉讼解纷的‘前哨站’筑得更牢,让法院的专业力量更早、更深地融入综治中心。”

在市委政法委支持下,荣成法院除选派5个速裁团队常驻市级综治中心外,还依托人民法庭创设覆盖全市22个镇街综治中心的“流动工作站”模式,每周固定1天驻点办公,就地开展调解指导、司法确认、速裁快审,司法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悄然打通。

为让这张“网”高效运转,一套精密的闭环诉调对接流程应运而生。立案后,婚姻家庭、民间借贷等事实清楚、争议不大的案件通过多元解纷平台“派单”至属地综治中心,由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开展调解。随案附“调判对接表”,全程记录争议焦点、调解过程。调解成功即时司法确认;未果的,表格载明的关键信息为法官把握案情提供清晰“路标”,大幅提升审判效率。

“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:今年联动市、镇两级综治中心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436件,完成司法确认618件。这说明司法力量深度嵌入综治中心的路子,走对了!”刘宁笑着说。

握指成拳 解开基层治理“千千结”

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,重点在“联”,关键在“动”。

“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与综治中心联动对接的‘三阶工作法’—— 一哨预警、两会精研、三维联解。”立案庭法官王世霞介绍道。

今年4月,人和镇36名工人攥着泛黄的记账本准备起诉某水产公司长期欠薪。企业负责人张某态度消极,称“企业早已经营困难,无力支付”。工人们情绪激动,多次集体追讨,矛盾随时可能激化。

“这哪是普通民事纠纷?分明埋着‘火药桶’!必须稳妥化解在当地。”调解员老肖回忆。

荣成法院立案庭立即启动“三阶联动”机制:一方面将案件委派至人和镇综治中心,另一方面向镇街党委政府发出风险预警。连夜会商后,因矛盾复杂,果断升级为联席会议处理。

一场由法官、综治中心调解员、镇街领导、几个关键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旋即召开。

法官的专业视角、调解员的群众工作经验与镇街、村干部的在地智慧相互碰撞、融合,共同制定出了“一案一策”精准化解方案。

调解现场,三方力量各展所长:调解员耐心疏导对立情绪,算清诉讼的“经济账”“时间账”“人情账”,指出调解才是最优解;法官释明劳动报酬相关法律规定,讲解拖欠工资将面临的严重后果;镇街领导和村干部则讲起工人多年付出的艰辛与企业当下的难处,协助协调分期还款的可行方案。

“想想当年大伙儿通宵达旦赶工的日子,一起苦过来的情分,真就抵不过眼前这点难处了?”村党支部书记的一句话,让张某红了眼眶。

坚冰渐融,调解迎来转机。经多轮协商,双方就给付金额、时限达成一致,法官当场完成司法确认。

望着工人们接过裁定书时舒展的神情,全程跟案的法官助理小姚感慨:“正是通过综治中心这个‘枢纽站’,各方力量得以拧成一股绳,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。”

赋能强基 锻造调解队伍“生力军”

进一扇门,解万般事。综治中心作为解纷“第一道防线”,要守得牢,离不开一支专业过硬的调解队伍。

近日,荣成法院为两级综治中心调解员搭起了“练功台”,一场“能力提升工程”正开展得如火如荼。

“大家看埠柳镇这个案例:羊啃了邻村的庄稼,没法取证,这种纠纷该怎么调?”在崖头街道综治中心的培训现场,法官抛出问题,调解员们立即展开激烈讨论。

有人主张“依法办事”,有人建议“以情动人”,还有人提出“逐个击破”。大家围坐一桌,畅所欲言,分享着“化干戈为玉帛”的智慧。

法官适时点拨:“这类纠纷要先厘清法律关系……”

从调解流程、文书制作规范梳理,到婚姻家庭、邻里借贷等常见法律知识“庖丁解牛”,再到基础心理学与实战调解技巧,每周的调解员培训采取“法官+调解专家”双主讲模式,通过“案例解剖+实战演练”双轮驱动,让专业理论与实务经验相互碰撞。

更贴心的是24小时在线的“法官智囊团”。遇到法律问题或拿不准的调解方案,一个视频电话拨过去,值班法官立马“上线”支招。如今,调解员们已养成习惯:调解前发“预习”方案,调解后做“复盘”总结,一来二去,个个都练成了定分止争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
“经过法官指导,我解纷更有章法了!”调解员老冯翻着厚厚的调解档案,成就感溢于言表,“老吴的借款争议、赵家的地界纠纷、孙家老人的赡养难题……看着他们握手言和,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‘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’。”

黄海潮涌,枫桥新篇。荣成法院立足“最后一道防线”定位,以“法院+综治”联调机制为笔,在多元解纷的生动实践中,绘就基层善治的壮美画卷,谱写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乐章。